生态格网结构因其各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水利工程中,如控制和引导河流及洪水的挡墙和护岸、泄洪坝和导流坝、桥梁防护建筑物以及消力池、海漫等等。        详细信息>
当工程建筑场地的岩土条件满足不了工程设计要求时,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而必须采取改良措施,生态格网在这方面有极其优良的工程技术表现,可较大提高土体的刚度和整体性。          详细信息>
生态格网用于市政工程,其效果不仅满足传统市政工程所需要求,而且以其独特的环境友好,更能体现现代城市的生态特点。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的血脉性工程,遍布城市的方方面面,如果每个角落都能看到绿色,那么,这座城市将是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市。 详细信息>
小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是: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、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;河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,同时确保行洪安全;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在生态承载能力之内,生态系统良性循环,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协调发展。上述这些工程目标的达成,生态格网结构最具有工程技术优势。   详细信息>
目前河道(航道)护岸大多采用块石砌筑或预制混凝土块结构型式,重点解决河道受河水冲刷的边坡稳定问题,而忽视了河道生态功能;生态格网护岸是一种既能确保边坡稳定,又能维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的结构型式,它的柔性结构特点能解决河岸加固中的世界性难题-----岸坡崩塌。          详细信息>
生态格网结构施工指南4
生态格网结构施工指南4

  “生态格网”护坡是以厚度在0.15m-0.5m(含0.5m)的网垫为基本构件的防护结构。主要用作河道、岸坡、路基边坡防护。既可防止河岸遭水流、风浪侵袭而破坏,又实现了水体与坡下土体间的自然对流交换功能,达到生态平衡。坡上植绿可增添景观、绿化效果。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下生态格网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:

  

  首先要进行坡面平整:施工放样测量工程桩号、地面高程和水下护底高程。清除坡面草根杂物,进行必要的开挖或回填,夯实填方护坡工作面。为防止网垫下基床土壤流失,在基床土壤与网垫之间亦可铺设无纺透水土工布。要求土工布重量不少于250-300g/ m2,针孔均匀,透水性好。一般相邻土工布搭接必须保证30-40cm 的搭接宽度。土工布铺展要均匀,不能有皱波状,顺坡铺设长度应大于护坡工作面50-100cm。土工布铺设之前应平整和夯实坡面,清除树根和尖刺物。铺设宜在无大风天气进行。铺设时顺卷打开,不要牵拉过紧,但也不宜过松,以适应坡面地形变化和紧贴坡面为原则。避免机器设备在土工织物上行走,不得在坡面上穿硬质带钉鞋行走。铺好土工织物后应尽快铺设垫层和面层,不得长时间在阳光下暴露,否则应加覆盖保护。块石不得沿土工织物下滚,铺块石时尽可能轻放。护面块石应平面朝下,必须砌筑紧密,咬合良好,填缝密实,以保护土工织物和护坡的稳定。

  其次铺设网垫:

(1)拉直边网片、端网片和隔片,逐一组装网垫,确保所有折缝位置正确,边网片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。
(2) 将组装完成后的网垫就位,并与相邻网垫可靠连接。为形成完整结构,利用扎丝沿接触面侧边连接相邻网垫。除很小的沟渠外,在边坡上铺砌网垫,应使网垫长度方向与坡度平行(如图5-19)。在陡坡上铺设网垫时,应在距上部端网片以下2m处或按工程要求打入硬木桩固定。
(3) 网垫中每隔1m设置一道隔片,在高速水流条件下起到限制填石移动的作用。为此,对铺设方向有规定,在河床上铺设网箱,隔片应垂直于水流方向,而在岸坡上铺设隔片应平行于水流方向。

最后填充石料封盖:
(1) 将网垫布置并连接好,充填石料,严禁使用锈石、风化石、垃圾土,护面石料要求坚硬、耐久、级配均匀,确保使用期遇水或风化作用不会崩解,填充石料容重至少应达2.4t/m3。若使用比重低于2.4t/m3的填石,则需要作进一步的稳定分析及风化试验。石料间相互搭接,为使填充空隙最小,必要时应人工填石料。在斜坡上填充应从底部开始。逐个填充网垫单元,也可同时填充多个单元。填充时要确保隔片的顶部外露以便于绑扎。
(2) 考虑到沉陷,填充时在网垫顶面多填20cm-25mm石料,以保证冲盈饱满。坝下游护坦以及类似水能直冲到网垫上的部位,应在网垫的底网片和顶网片之间垂直安装支撑钢丝。盖上顶网片,将顶网片与网箱四周端网片以及隔片绑牢,相邻顶网片也相互绑扎。如果需同时铺设多个网垫箱盖,则可用网卷一次铺封盖设(如图)。

浏览:
Copyright © 2010 版权所有: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归本公司所有。为防止误导消费者,严禁非本公司分销体系未经本公司同意擅自下载、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