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格网结构因其各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水利工程中,如控制和引导河流及洪水的挡墙和护岸、泄洪坝和导流坝、桥梁防护建筑物以及消力池、海漫等等。        详细信息>
当工程建筑场地的岩土条件满足不了工程设计要求时,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而必须采取改良措施,生态格网在这方面有极其优良的工程技术表现,可较大提高土体的刚度和整体性。          详细信息>
生态格网用于市政工程,其效果不仅满足传统市政工程所需要求,而且以其独特的环境友好,更能体现现代城市的生态特点。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的血脉性工程,遍布城市的方方面面,如果每个角落都能看到绿色,那么,这座城市将是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市。 详细信息>
小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标是: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、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;河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,同时确保行洪安全;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在生态承载能力之内,生态系统良性循环,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协调发展。上述这些工程目标的达成,生态格网结构最具有工程技术优势。   详细信息>
目前河道(航道)护岸大多采用块石砌筑或预制混凝土块结构型式,重点解决河道受河水冲刷的边坡稳定问题,而忽视了河道生态功能;生态格网护岸是一种既能确保边坡稳定,又能维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的结构型式,它的柔性结构特点能解决河岸加固中的世界性难题-----岸坡崩塌。          详细信息>
长江三峡三斗坪护坡结构设计探讨
长江三峡三斗坪护坡结构设计探讨

1 工程的基本情况

  工程位于长江南岸三斗坪镇一带,上距三峡大坝4.5km,区域上属于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峡谷地貌,地势自长江向南东渐升,地面高程一般66~78m,自然斜坡坡角一般10°~25°长江在此沿北东60°方向流过,江面宽600~900m,水流较急。
  岸坡纵向上总体呈波状,凹凸相间,以凹形坡为主,局部平直,横向上岸坡为折线坡或斜线中一陡坡,局部为缓坡。
  岩质岸坡目前无变形破坏迹象,稳定性好。土质岸坡由于江水位波动和浪蚀等因素,存在滑移、坍塌等变形破坏现象,稳定性差,若不进行治理,其塌岸宽度约18~43m,危及城镇建设和公共设施安全。治理工程对岩质岸坡采取坡面挂网喷砼,土质岸坡采取抛石护脚、生态格网网垫护坡、挡土墙等方法(图1-1)。
  根据以上特点,金利达公司总结十多年生态格网在不同类型工程中应用的实践经验,研究设计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堤型,使工程更加安全可靠、经济实用且环境更为友好。

2 主要存在问题及破坏类型

  下面结合近几年对河道护岸的设计经验,就护岸存在的主要问题、破坏的类型及原因、合理护岸类型的选用进行分析,以供参考。
1.1  防潮标准低,波浪越堤破坏
  原有长江大堤大多建于上世纪80~90 年代,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,潮位资料和风速资料系列短,无堤防设计规范作依据,加上未经严格设计和审批程序控制,对设计潮位未进行论证,对风浪爬高未详细计算,尤其是对风浪爬高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限制,堤顶高程的控制一般均凭经验确定,致使所建海堤标准普遍偏低,一般为5~10 年一遇,少数达50 年一遇。遇较大风暴潮便形成波浪越堤破坏,如1998 年长江洪水,南岸地区大部分溃堤均属该类型破坏。
1.2  工程建设质量差
  长江护堤建设,限于当时的条件,从设计到施工,对质量要求均不严。首先在设计上对筑堤材料和填筑质量均未明确要求。在施工上则就近取材,采用人工挑填,未经碾压,部分填段采用松散的中细砂填筑,护坡采用低标号浆砌石砌筑,砂浆易受潮浪冲蚀流失形成干砌石,加上无反滤垫层。因此,因堤身松散、护坡不牢、受波浪冲刷引起堤身沙土流失而塌坡是较常见破坏类型。
1.3 生态效果差
  传统结构内材料(包括碱化骨料) 的水化反应、炭化反应及各种添加剂(如早强剂、抗冻剂、膨胀剂等) 在水中发生反应对水质和水环境产生影响。人们长期生活在灰色、生硬、没有活性的混凝土墙体中, 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遭到侵害。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边环境和水环境的功能, 人们失去了娱乐、休闲和亲水的好去处, 城市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。
传统结构对河道坡面采取了封闭的形式, 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, 很难生存下去,河道的自净能力遭到了破坏。同时各种水生植物也难以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, 各种水生动物也因失去了生存环境而无法生存。

3 护坡结构研究

  长江护岸建设主要是加固整治好原有江堤,新建护堤较少,根据长江护岸的特点和破坏类型,堤岸建设的重点是迎海面护坡加固,主要结构有砼预制砖护坡、生态型护坡、现浇砼护坡、砼混合护坡,4 种护坡的特性见表1 。

图1-1

表1  长江南岸三斗坪镇一带护坡结构对比表

项 目 M10 浆砌 C20 砼预制砖单一护坡 现浇 C20 砼单一护坡 现浇 C20 砼混合护坡 生态型护坡
方案优点 外观效果佳,护坡受力比步级护坡小。 新旧护坡结合牢固,护坡受力较小,不易拉裂,施工便易,工期较短,护坡外观较好。 投资省,波浪爬高小,堤顶高程低,护坡受力小,新旧护坡结合牢固,施工较易,质量易保证。 投资省,抗冲刷强,防浪性好,施工简便,工期短,质量易保证,污染少,生态效果好
方案缺点 造价高,波浪爬高较大,堤顶高程较高,新旧护坡结合不牢固,施工难度较大,工期长,质量不易保证。 波浪爬高大,堤顶高程较高,投资较大,生态效果差 护坡上部需立模施工,如处理不好,影响外观质量 坡面要整平,受护坡坡比影响,墙后填土要求高

  从表1 对比情况可明显看出, 生态型护坡结构比其他结构在投资因素、工程安全度、限制波浪爬高、工程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综合优点。长江南岸三斗坪护坡采用生态型护坡,使其受力平顺,整体受力好,在以上部位为波浪爬高区,波浪作用力大幅减小,采用生态型护坡方案,主要是限制波浪爬高,达到降低堤顶高程、节省投资的目的。通过工程实践,在1∶1.5左右原有较平整的砌石护坡上,采用生态型护坡,可以达到良好效果

4  问题讨论

  生态格网护坡可布置在河道宽阔、河底坡底较缓的河底护坡范围内, 也可布置在河道护岸较缓的土堤表面, 作为固堤之用。同时, 可依自然地形、地貌情况, 在其表面种植草皮等植被, 以实现美化水环境的需要; 在常水位以下的生态格网, 由于填料一般为卵石或块石, 可为水中的小鱼、虾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。此外, 在宽阔的堤段, 可在生态格网顶常水位以上修筑一条简易人行道, 非汛期时可作为人们娱乐、休闲和亲水的平台。

浏览:
Copyright © 2010 版权所有: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归本公司所有。为防止误导消费者,严禁非本公司分销体系未经本公司同意擅自下载、转载。